close

 


我喜歡上傳統市場買菜,雖然不如超市乾淨、方便,卻充滿現代Web2.0的精神──互動、分享、去中心、交流。超市沒有人會教笨媽媽怎麼燒菜,也不會有老闆教你如何挑選好西瓜;看順眼就少收十元,或者多送兩把葱。老市場人治色彩鮮活,充滿了生命力。


倫敦波若市場(Borough Market),也是這麼一個有意思的地方。想要前往,搭黑色北方線(Northern)地鐵,在倫敦橋站下,走路不到十分鐘就到了。


這是一個超過兩千年歷史的假日農市(註1),每周五下午及周六整天開放,食材新鮮、便宜(相對於英國物價),手工私房食材特多,聽說有不少大廚,都會親自來這裡採購。


@吟唱歌劇的果汁販


步行趨進市場,遠遠就聽到詠歎調的清唱,男中音清亮厚實,十分動聽。本來以為是運氣好,碰到古典野台劇開演(註2);湊進一看,才知是賣果汁的小販,利用自己的美聲,招徠買氣。



在人聲雜沓的菜市場聽歌劇,難免有空間錯亂之感。一時神迷,掏出2英鎊(120元台幣),向唱歌劇的老闆購買一杯現榨橙汁──呃,還是當白聽的的觀眾就好,那杯果汁超酸的。


@香Q軟嫩現烤扇貝


所幸下一攤就遇到很正點的海鮮攤位,2/3個巴掌大的扇貝,鮮貨1612英鎊,真的不貴。但旅人又不可能真的買回去做菜……。這家攤商比較有腦筋,弄了一套簡單的燒烤工具,現場烤給你吃,三顆一份,索價4英鎊。



既來之則安之,就算貴也要打牙祭。我們一家四口點了四份(16英鎊,將近台幣一千,的確是高貴的路邊攤),沒座位,站在市場邊,不太文雅的吃將起來,沒想到滋味超級鮮美,香氣濃郁,貝質軟Q有咬勁,佐以鋪盤的炒培根碎丁和豆芽菜,分外對味。雖然離開倫敦四個月了,到現在十歲的女兒(她原來不愛吃貝類食物),一思念波若的烤扇貝,嘴唇便嘖嘖作聲,彷彿留有餘香。


@食材就是豔色享受


扇貝愈吃愈餓,但價昂,只有換項吃。現場還有不少販賣現做漢堡的攤位,兒子跟他老子各買了一個,但從他們的表情看來,仍然是台灣的麥當勞漢堡獲勝。



怎麼回事?這兒分明是有名的美食市場啊,為什麼東西大部分不夠好吃?重點來了,它的名氣是成為美食之前的「食材」,不一定是美食本身。


趣味的重點當然也在食材。




有的攤位只賣橄欖,各式各樣醃料製成的橄欖,可以因應不同菜色配料需求,散裝購買;也有各色手工巧克力磚,堆得像一座小山;還有生鮮蔬果,色艷繽紛,不買也成就視覺享受。



另有人販賣自家果醬、蜂蜜,還布置家庭花園餐桌,製造買氣氛圍,好像有很多瑪莎史都華躲在後面哩。



@倫敦中國城,廚藝一流


談平民美食,英國通常榜上無名;但波若市場路邊小食,別具風味。另個值得一提的是距離皮卡迪利圓環(Piccadilly Circus)不到十分鐘路程的中國城,餐館集中,競爭激烈,廚師都很講究火候。我們一家人五天內換了五家館子點菜,味道竟然都不錯,有幾道家常菜,尤令人深刻,像是梅菜扣肉、手撕雞、星洲炒米(粉),套句13歲兒子的話:「媽,怎麼搞的,這是英國耶,怎麼做得比台灣館子還好吃?!」

美食之所以為美,有時就是因為意外的邂逅吧!*


 


1:波若市場歷史久遠,從羅馬人來此之前就是市集所在.


http://www.boroughmarket.org.uk/aboutus.html


2:有網友曾為Borough Market的野台劇拍下美麗的照片。


http://blog.pixnet.net/post/haofeng/634775


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mcel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6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