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居海外30年的表姊夫,一有機會返台,必定到忠孝東路216巷的「東區粉圓」報到,吃上一碗滿料的碎冰,這是他的台灣味。
NCIS影集的男配角狄諾佐探員,劇中個性浮躁捉狹,但一提及兒時與母親在曼哈頓42街電影院消磨的時光,心緒瞬間轉為平和靜好,那是他的童年味。
月前美東漫遊,客宿曼哈頓中城多夜,來回不只走七遍的42街,一再經過布雜建築式的中央車站和紐約市立圖書館,突然發現,這條街也變成我最想念的紐約味了。
布雜(Beaux-Arts),中文由外語直接音譯,但又布又雜,到底是啥意思?有點丈二金剛摸不著。是拼布雜燴?還是誇張的裝飾?
簡單來說,泛指一批1880至1930年間所建造的歐美知名建築物,又被稱為美國文藝復興風格,因為這些作品都由一批留學巴黎耶果藝術學院(Ecole des Beaux-Arts)的美國人所完成,他們雖受耶果訓練的影響,但同時也保有自己的創新精神。
布雜建築及其工序,通常有幾個特徵:
1、 具有宏觀性的計畫型建築。
(耶果的學生都要能設計「殿堂」,並得操作大型計畫)
2、 建築師極擅長以繪畫來表達設計概念。
(耶果以教授的藝術工作室,作為上課地點)
3、 帶有新古典風格的門面。
4、 內裝華麗,裝飾性強,常利用大量的壁畫、雕塑,細微處的設計也不放過。(工班需有藝術工匠團隊及數量可觀的繪圖師參與)
5、 建築師雖受羅馬文藝復興藝術的陶冶,但學校訓練採折衷主義,強調「美」的重要性,高於根源性,所以在1900前後,歐美城市美化運動階段,設計案特別受到青睞。
布雜建築具有看似傳統,卻不按牌理出牌的迷人個性,無怪乎中央車站和紐約市圖,都是電影中百拍不厭的取景點。
中央車站今年適逢落成百年,其間因為老舊一度被考慮拆除,還好是當時的第一夫人賈桂琳力主保留,否則42街必然魅力大減。
車站大廳天花板以星座圖構成,但星座位置和我們所悉方向相反,據稱是建築師懷特•華倫(White Warren)用上帝看向凡間的視野所設計的。
車站裡除了商店,還有生鮮超市和餐廳,後者在二樓開放空間,可避開人潮,又能享有車站挑高的舒敞,很有FU.
紐約市圖一進門,大理石壁面、環梯,裝潢氣派風華,形似巴黎歌劇院,只是濃粧淡抺的差別而已。不過,多數遊客和我一樣,都是衝著三樓瀏覽室來的。
如果蘇活區是紐約的趣味,這個壯觀瑰麗的讀書空間,肯定是紐約客的幸福。
天花板的雕飾、壁畫,像凡爾賽宮般華美,但奢侈的挑高空間、拱型大窗,一排排的橡木桌,古雅的銅罩枱燈,又經營出一片安詳靜謐的閱讀氛圍。
我尤其喜歡二樓扶欄邊的閱讀架設計,若從書櫃抱下來一本厚重的精裝書,不用捧著等手酸,隨手便可無重量展讀。果真是愛書人的小確幸。
市圖外的布萊恩公園,既是圖書館和繁鬧周遭的緩衝空間,也是音樂會、時裝秀喜用的場所。
圖書和時尚同場加映,真的很紐約。
42街位於曼哈頓中心,西42街和第七大道、百老匯大道交口處,既是跨年狂歡地時報廣場,也是各種音樂劇劇院的集中帶;
42街正中央,東42街1號,便是台灣駐紐約代表處所在地,精華地王,台灣經營對美關係,連辦公地點都這麼講究,確是下了重本。
再往東走,與第五大道交會處便是市圖,續行兩個街區即是中央車站,再過一個街區便是克萊斯勒大樓了。
克萊斯勒大樓裝飾藝術風格強烈的不锈鋼塔尖,創意源自一款汽車的冷卻器蓋子和輪胎,各類遊記已重複編寫,不再贅述。不過,此樓雖非紐約最高,也不是最老(83歲),我卻能肯定它是紐約最顯著的「背景」,無論白天、黑夜,都非常搶目。
本市玻璃帷幕大樓特多,反射來反射去,很容易形成三稜鏡效果。滯美時,我住進克萊斯勒大樓「很斜的對面」---威斯汀飯店,房間座落在沒有View的位置,根本看不到大馬路,只面側窄巷,竟然也能很清楚的看到克萊斯勒塔尖風光,真是小驚喜。多虧隔鄰帷幕大樓的折射,製造出「借景」的效果。
本樓大門也很有型,塔尖的變型設計,好像彈一首鋼琴組曲,總要來一段變奏,主旋律(塔尖)的音韻,反而更為突出。
晚上此樓也打光,但因塔尖材質及設計獨特,辨識度極高又美,個人感覺比帝國大廈性感多了。旅美期間,從他地走回旅館,遠遠看到克萊斯勒大樓,就有「心頭定」之感。(見篇首照片)
厲害的建築師,其實也是空間規畫的心理醫師吧。
42街東行到底,東河邊上就是聯合國了。門前一大排壯觀的「U-Bike」,還以為撞回了台北。雖然整齊的腳踏車雲集,也有「數大就是美」的效果,但如果這個騎乘點供應的自行車,可以呼應那排萬國旗,會不會更有意思?
雅虎封館,七年情斷,留下最想念的紐約42街,輕輕的告別。*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