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60年9月11日,科隆大教堂的首席建築師傑哈德(Master Gerhard),忽從未完工的教堂鷹架跌落身亡。
他正埋頭於建造最接近上帝的聖殿,但這一次,上帝沒有伸出援手。
傑哈德生前為了這座前所未有的人間聖堂,發了瘋一樣拼命。光是兩座塔樓的設計圖,就用罄四公尺半的羊皮紙,朋友問他:是不是忘了自己不會長生不老?
他想設計一座全世界最高的教堂,在當時教堂建築多受羅馬及拜占庭式影響的年代,傑哈德執意引進革命性風格,內觀不受石材的限制,反向利用石隙間的光線,製造飛揚的、細長線條的、既莊嚴又壯麗的效果;外觀則有富麗精工、高聳入雲的尖塔,宛如奮力接近上帝的搏命演出。這種歌德式的、純粹的聖崇,正是傑哈德心目中的天堂藍圖。
這樣一座全新的設計概念,逢人便熱情解說的狂勁,讓純樸的科隆市民,對這位首席建築師,既崇敬,又畏懼,他們開始覺得他必定有神奇的力量,建設中的新教堂,可能正是魔鬼作品。以至於他的深夜墜樓意外,被傳為撒旦惡力之作,也就不足為奇了。
聞名全球的現代科隆作家法蘭克•薛慶(註),則在七百多年後大膽推測,傑哈德之死,很可能是當年政治鬥爭下的犠牲品。
13世紀的科隆,歐洲工商業重鎮,富商巨賈雲集,以貿易商業長才知名的科隆市民(當然,貴族居多),為爭取城市自治權,正與當時的「執政主流」科隆大主教,展開一連串的明爭暗鬥。
鬥爭需要緩衝帶,對西方世界來說,抬出上帝當和事佬一定靈。建造一座空前絕後的宏偉教堂,自然是執政與在野兩造的「共願」。
1248年,傑哈德被委聘為科隆大教堂首席建築師,召來一批熟悉新建築風格的石匠團隊。貴族大力捐輸,教堂也發行贖罪券籌募建築資金,與貴族、富商及主教均交好的傑哈德,左右逢源,得以大展長才。
不幸的,所謂共願,在陰錯陽差下,變成了共業。
傑哈德一向堅守中立,不曾參與任何政爭,但他那群貴族好友,在推動政變前夕,惟恐與主教也交好的傑哈德走漏消息,不惜買兇暗殺。
革命很難一次成功,科隆市民直到1288年才取得獨立自治權,大主教遷至波昂。但比起傑哈德留下的未竟偉業,政治相對輕薄。此後再經過六百年努力,科隆教堂方才大致完工。
如今各處修繕、增建工程,依然得見。遊客可從地道入口登塔,感受傑哈德的才華與遠見。
一位石匠出身的建築師,奠定跨時代不朽建築的基礎,肯定是「我的志願」美夢成真版。但死於非命的傑哈德,是否甘心領受如此這般的真實人生?
我無法穿越時光隧道,向傑哈德問個明白,但可以肯定的是,留下那麼偉大的作品,人生也不枉了。
2012年的最後一天子夜,為一年前的格文寫續集,遙想傑哈德,怨自己半生無成,自慚形穢。寒夜孤燈,不勝懊惱。
抬頭瞥向窗外,忽見鄰家猶有未拆卸的聖誕燈飾,在黑夜中明滅,讓我想起一件往事。
小學時代有位弱智男同學,在沒有特教班的年代,每逢段考,自然都是班上的最後一名。小六時,我無意間發現他連自己的名字都寫錯,主動請纓幫他課輔。
這位同學出身養豬戶,課後都要幫家裡餵豬,身上永遠有一股難聞的怪味,師生自然避而遠之。我已經忘了當時為何那麼「勇敢」,願意天天教他功課,但猶記成效不彰,屢屢徒勞無功。教學不得法,兩人還會吵架。但最後雙方協調出終極目標--「考卷上的名字一定要寫對吧?」。
我記得他握筆吃力畫面,記得自己一再忍住捂鼻衝動的心情,也記得他終於寫對名字時,臉上憨厚的傻笑;還記得他畢業考成績首開先例,得到倒數第二名。
小學畢業後再無往來,但聽說他沒再升學,沒幾年還討了一房媳婦。
中三那年,有天放學回家,家人說有人送來一件指名我收件的包裹。打開看,原來是一盒聖誕燈飾,還附了一張小卡片,只署名「林XX」三個字。
我不知表達能力有限的他,經過什麼樣的轉折,才把禮物送到,但我知,這可能是這輩子所收到最難忘懷的禮物。
一顆簡單的、純粹的,青青子衿的暖心。是我的,也是他的。
當我們自以為善心濟世,造福弱眾,被救贖的,其實正是自己。
我們無法預知死亡紀事,傑哈德自然也不能以可能死於非命,來決定是否從事所愛的志業,但投入建設聖殿的過程中,上帝或許早已作功德迴向,給予心靈飽滿的大禮。
自問庸碌半生,無傲人之才,不可能因心嚮往之,突然奮起有為者亦若是的大業。所幸,曾經有一顆溫暖的初心。不論年歲,不計能力,只要願意,就能回溫。
我在科隆教堂沒有得聖殿的許諾,但幸運的,在記憶中抱回暖心,笑看未來。
2013來了。*
(註:法蘭克•薛慶,處女作《科隆911》以科隆大教堂首席建築師傑哈德之死的1260年代為背景的作品,後以生態小說《群》、《海》,聞名全球。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