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上周接到總管理處的簡訊,老闆請大家預留周二晚時間,與某政府單位高官晚宴。


本來以為只是一場應酬,反正一周五晚,四天有飯局,也不差這頓啊。當天匆匆結束最後一場會議,趕著開車上路,好不容易停好車,蹬著高跟靴子到處對地址,終於在市府捷運站附近的小巷裡找到了目的地。


「怎麼約在這麼不起眼的小店啊?!」站在「宋廚菜館」門外,心裡還直犯嘀咕。


等及落座,滿席你一言我一語的,方知自己中了樂透彩,莫名其妙插隊上座,沒有預約就吃上了別人排隊半年才能等到的美食----宋廚烤鴨。


更勁爆的是,本來以為是應酬對象的公務官員,其實是我們賴上人家吃烤鴨的主人。


姑且稱對方為R先生好了。R工作單位的同事酷愛烤鴨,尤愛宋廚一味。乾脆包下餐廳一整年的包廂,每月一天,固定聚餐。


有天,我的同事S大哥嚷著:「好想吃宋廚烤鴨喔,可是怎麼訂也訂不到!」正巧被路過C大哥聽到了,他靈機一動,找上了大學時代的學長R先生,請他協調,讓出宋廚一晚。


R是不喜歡出頭的美食專家,很會點菜,尤其是菜單上看不見的私房菜,於是打蛇隨棍上,C再央學長好人做到家,當天陪飯。CS大哥,S大哥找BOSSBOSS又欽點了幾位陪客。本小女平日乖巧,就這樣上榜了。


宋廚菜館原名全聚德,因為大陸全聚德登台,才改成現在的名字,專做道地北平菜。果然有天子腳下的作派,烤鴨一出場,老師傅現場席邊片鴨,非常有吸睛的效果。


才兩三分鐘就片好一隻全鴨,高手級的老師傅,技術好得沒話說。



R先生發話了,吃宋廚烤鴨,荷葉餅皮要夾一片皮一片肉,再加大葱、沾甜麵醬。通常烤鴨我只吃脆皮部分,但美食專家開示,無論如何,第一塊鴨餅總得照本宣科。


鴨皮就不用說了,比起北京胡同口味的利群烤鴨或者便宜坊,一點也不遜色(對不起,北京全聚德是觀光客吃的烤鴨,不是老饕級,因此不在評比之內),爽脆不油膩,還有一股淡淡的果香;重要的是鴨肉,老師傅片得很薄,軟嫩不澀,和著餅皮一口咬下,脆、嫩、香、甜、彈牙,口感層次豐富,真不是蓋的。



我連吃了三份鴨餅,進新公司四個月,增重三公斤,其來有自。



宋廚的菜色不重視擺盤,每菜一上席,看甚不出色,但口感道道精練。松柏常青、兩張皮(拌涼粉)、鍋塌豆腐、椒麻管脡(涼拌豬心血管)、炸肉丸子等,都是部落客常介紹的菜色,這裡就省一點口水,不再贅言,只貼老饕R先生特別推薦的主廚拿手菜。


我很喜歡這道「糟溜魚片」,酒釀煮鯛魚片,口感很清爽,酒釀的甜可提味卻不搶味,


誰說燒魚必得薑?




這道砂鍋敖魚賣相奇差,一團濡溼的褐色,分不清鍋中物,如不是R先生一再勸進,


我還真沒下箸的勇氣(但後來連吃了兩小碗)。主廚把蘿蔔切長條,與鯽魚(老實說我不知是什麼魚)共熬到軟爛,魚鮮全被蘿蔔吸飽,滋味十足。



有道「魚羊雙鮮湯」,賣相也不怎樣(對不起,沒拍到,反正一鍋看起來黑黝黝湯),尤其我最怕羊羶,一聽到羊肉,避而遠之。可是「鮮」字本由魚羊合體來,這麼一道具有古文明色彩的古典菜,遠能與彭祖、漢高祖劉邦牽拖(谷歌一下,就有很多典故),近則有R先生說讚,閉著眼睛也要喝上一口。


但,我喝了三口。


三口,的確很少,但我是不敢吃羊的,三口,已經很給它上臉了。


鯽魚(這道我肯定魚的種類)+羊腩片,共譜一鍋高湯,濃香無油,也完全沒有羶味,奇了。回家爬文,才知通常這種古菜都有主廚私房的中藥調味,如桂皮、八角之類的,以最溫和的方式去羶,高。


值得一提的是,宋廚除了烤鴨,還有一道「韮菜盒子」,也是需要預定的菜色。



韮菜盒子?好像菜市場路邊攤的小點心。宋廚的這道小點別出心裁,做成迷你型,外觀大小如葡式蛋塔,一口咬下,餅皮份量與韮菜對稱,菜香+餅香,很特別,也比一般扇型的韮菜盒子少油。


酒酣耳熱,即將散席之際,R先生和C大哥決定再演出安可曲。


走出包廂去找主廚商量,請他重新添爐,燒一道菜單上不會出現的,很簡單也很麻煩的----「溜黃菜」。


簡單,是因為材料就是油、蛋黃、荸薺碎丁三種;


麻煩,則是食材蒐集過程費事。



剛才吃烤鴨不是說一點也不油膩嗎?油瀝掉了,但鴨油太香,總要留一點來入菜。


烤鴨如是掛爐烹調,滴下來的鴨油,就可作為溜黃菜的食材。


蛋黃打成泡沫,滴入燒熱的鴨油,拌上荸薺丁末即成。


烤鴨本來就有多吃,炒鴨架子、銀芽鴨絲、酸菜粉絲鴨湯都不稀奇了,這道也是烤鴨多吃其一的溜黃菜,還真是首回嚐鮮。


「這菜別的地方吃不到,非常好吃,但只能吃一口。」愛勸菜的R先生一反前態,就怕我的同事們擋不住濃釅滋味的誘惑,特別叮嚀大家控制口慾,惟恐高油、高膽固醇成為美食後遺症。


我特別仔細觀察,發現第一口之後,幾乎沒有人例外,都再下了第二匙……


鴨油蛋黃,引出香濃的奶味,卻無一絲奶腥,入口即溶,當你以為滿口既稠且滑溜的香味,入喉後馬上消失無蹤,猛不防咬到一丁點帶著奶香的爽脆荸薺,帶來黃菜的餘韻。


究竟是誰發明這種超美味卻不能多吃的佳餚啊,可惡!


主廚只用巴掌大的透明小碟盛菜,控制最小出菜量,恐怕也是為了饕客的健康著想。


真是一晚難忘的「美味關係」啊。*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mcel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