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幾個月來,Blog寫得意興闌姍,其中一個小原因是,一向爽朗健談、活動力超強的外子,突然生了幾場大病。
從可控制的糖尿病,到生死關頭的癌症轉移,每一關都有我們自己的疏忽,更有醫護的輕忽,兩大係數相乘,演變成幾乎無法煞車的後果。
這篇小記一口氣寫了五、六千字,實在不是適合放在Blog的長度。過程也不值羅縷記存,但這陣子來的藏在心中隱而未發的低氣壓,實在需要透透氣,姑且當成喃語。
此外,有幾個重要且被疏忽的關鍵,或有助於格友引為警愓,因此不得不長篇贅論。
(寫得太長,牽托一下,給自己台階下)
一、 切勿輕忽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
今年八月,一向人高馬大的外子,清減了兩三公斤體重。
剛開始我們都很開心,以為是長期飲用蔬果汁發揮了功效。
我從去年夏天開始,為全家人打生機蔬果汁。有機蔬菜+各色水果+少量堅果+亞麻仁粉等,夏日每天喝,冬天兩三天才打一次。效果很不錯,我臉上的黑斑淡化、外子的血壓數字變得漂亮(他有高血壓,以往是服用降壓藥也無法天天穩定),美中不足的是,他想依賴蔬果汁減肥,一年下來不過瘦三公斤,實在杯水車薪。
所以八月份他又瘦了幾公斤下來,我們還以為蔬果汁圓了減肥夢。
這時他因前列腺輕微發炎,在U醫院泌尿科看診後,服用了幾周抗生素及消炎藥品。
九月,體重續減。
我們問醫生:「消炎藥會導致體重減輕嗎?」醫答:「不無可能。」
我們決定去做健康檢查。但因抗生素療程還沒做完,夫妻倆都認為,最好等療程告一段落再健檢,檢測數字應會較準確。
截至九月下旬,外子在一個月內瘦了11公斤,每天拼命想喝可樂,人也容易疲累,我們懷疑是糖尿病。顧不得抗生素還沒吃完,馬上花大筆銀子,到一家知名的L健診中心全身檢查。
本來預定一整天的檢查,部分報告數字出爐後,下午兩點,中心醫生建議外子趕快去住院,下半套檢查等出院後再說。
原來他的血糖及醣化血色素太高,再拖下去絕對有生命危險。
我們立刻到離家較近的U院掛急診,入院兩小時後,收到「病危通知單」。
他的飯後血糖飇到800(正常人180以下),醣化血色素14.9(破表,正常人6以下,對照表也只列到12),醫生說,有的人血糖500以上就昏迷了,外子猶能正常對話,神智也還清醒,很幸運。
至此,我們很感謝L健診中心的醫生反應快,否則後果不堪設想。(後來才驚覺他們有重大疏失)
二、 健康活力,有時是最危險的假象
外子大學時代專修食品及化學,對飲食起居的保養,比我還講究。
年輕時代經常應酬,但隨著年齡增長,近年雖未戒煙酒,但已大幅控制,自己大減應酬次數,加以素來雅好運動,不出國時,幾乎每天游泳、三溫暖、散步,早睡早起,一有空便到戶外健行。除了稍胖,有一點高血壓,直可以「身壯如牛」稱之。
他日常則樂於做家事(無論我忙不忙,他只要在國內,幾乎包辦所有家務),喜與鄰里交好,假日不時主動打掃社區環境,說話聲如洪鐘,生性幽默,附近街區的商店與他無不熟稔,我們到小店外食,不時得到免費小菜招待。我因此常笑稱他「里長伯」。
這樣一位活力十足的男士,誰會想到他可能已經病了很久?
九月底住院時,醫師認為醣化血色素能飇到這麼高,肯定非一日之寒,絕對是積年累月所致。
* 我們自己確有疏忽!一些訊號早已亮燈,但警覺性太低。
訊號1:鼻血不止
四五年前,因擔心應酬過多出毛病,外子連續多年都有做體檢,我們原猜測可能會偏高的膽固醇、三酸酣油脂卻都沒問題,久而久之他便相信只要好好保養,應該就無大礙。所以近年都未再作健檢。
兩三年前他因流鼻血數天不止,才發現有高血壓,此後長年吃藥、運動控制,沒再流過鼻血。再者由於精神體力如常,也沒想到再花錢去健檢。
訊號2:過於自信
我因長年為職業婦女,三餐問題,家人不是外食,就是依賴外傭打點。去年辭工,由專職轉兼職,第一件事便將外傭解約,親自打點家人早餐(沒有勤勞到天天做,但一周至少準備三至四回),每周也會做一兩回晚餐。
我除了打生機蔬果汁,餐點儘量以有機蔬果及清淡的白肉為主,無肉不歡的外子,因肚明蔬果功效,也確實大量食用,但常忍不住到小吃攤打牙祭。住家附近有小夜市,美食如雲,他經常購買炸雞、胡椒餅、燒臘雞鴨當零食,還有每天半包至一包淡煙不斷。
只要我一勸誡,他便回應:「我不吃肉,會餓到發抖;而且我喝很多水,吃很多青菜,也做很多運動,煙也只抽那麼一點點,你不必擔心啦。」
早在兩三年前流鼻血事件發生,我便強力要求他戒煙,而且還拖同樣是老煙槍的公公下海,請他陪兒子一起戒。
公公很阿莎力,一口便答應了,隔天便戒,迄今身體也因戒煙,膚色變得健康。外子則玩追迷藏,忽而戒忽而不戒,為免夫妻磨擦,久之我也不再勸說。基本上他認為我是婦人之見,大驚小怪。
訊號3:健忘、視力模糊
其實外子在九月份健診前一兩周,已有嚴重的健忘毛病,同一件事得跟我交代三次以上(他都以為自己沒講過),我還譏笑他,太久沒出國做生意(他是自營貿易商,此前剛好兩三個月都沒有安排需要出國的行程),變得像嘮叨老爺。殊不知這可能就是血糖過高引起的神智衰退現象;此外,他也常嚷著視力模糊,而我們都以為是老花眼(外子48歲),後來才知這也是高血糖引起的病變。
三、 醫護的精細比親切重要太多
住進U院十天,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,因脫水而劇減的體重,連續補充點滴,很快恢復到八月之前的體重。此外,U院醫護也十分親切,期間除了需自費150元才能得到營養師健康諮詢不太值得外(這位營養師的解說力,不及後來在E院遇到的衛教師十分之一),其他,沒什麼好挑剔的。
L健診中心客服,也多次來電慰問,關心後續病情發展。老公覺得L雖然收費不菲,但服務好,也算值回票價。
但在U院住院期間,外子兩次肚痛如絞,全身冒冷汗,醫生很快就做了處理,並判斷可能是服用糖尿病藥物metformin過敏所致。這顆藥可抑制糖份吸收,對糖尿病很重要,醫囑沒有替代性藥物,而過敏也會因為時間的適應,漸漸得到改善,他一邊減輕了用藥份量,一邊寬慰我們不必擔心。
老公懷著「毋恃敵之不來,正恃吾有以待之」的長期抗戰精神,經常與我們以為的「藥物過敏」對話,每天都會因間歇性的左下腹悶痛,不適一兩個小時。
出院三天後深夜,他突然腹部劇痛,無法站立,比之前任何一次都嚴重,我們火速返U院掛急診。
直至清晨六點,疼痛指數大減,我們才回家。急診只能做止痛處理,並無進一步檢查,外子立刻上網掛號,隔天請U院原來的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,再診察一次。
醫師仍認為是藥物過敏問題,沒有安排進一步的檢查。
由於外子喜愛交友,開朗健談,住院期間與醫護打成一片,U院主治大夫還特別交代,以後萬一又發生劇痛,不必掛急診,直接到原住院樓層來,護士就會打電話通知他來處理。
看倌覺得這樣的醫師好不好?超級親切吧?
我們當時也非常感謝U院醫護。
此後不曾再劇痛,只有悶痛。
這時,外子友人極力推薦E院一位糖尿病名醫,我們還透過各種人脈關係才掛上號,發現名醫看起來穩重親切,而問診前的衛教解說人員更是一流,在好奇寶寶(外子)一個小時的折磨下,那位美麗的衛教師依然腦筋清晰,很耐煩且保持笑容的提供很好的糖尿病照顧知識。
我頗中意E院,但該院離家實在太遠,舟車勞頓,而U院離家僅15分鐘腳程,且醫護親切,外子堅持還是信賴U院即可。
自出院後,我們對飲食選擇超級注意。這裡插播一下,由於外子天天需測飯前飯後血糖值,因此我們幾乎是用自己身體,實驗食材良窳。
假若菜色、烹調方法相同,僅主食不同,食用十穀雜糧飯,和白米飯,飯後血糖可差距到30%-40%.
所以粗糙的雜糧飯真的是超級健康,格友不要再猶豫,儘快更易主食習慣吧!
走筆至此,還沒有提到一個大盲點。
在L院的前半套檢查報告,總共經歷四大醫生親眼過目。
L院健診醫師及副院長,U院新陳代謝科主治大夫。E院的糖尿病名醫(也是知名教授)。
報告中有兩項驗血結果,很明顯披露除了糖尿病以外的健康嚴重警訊,但從頭到尾,沒有人搥我們一棒!
四、 基層醫療網是否健全,比名醫重要
外子自發現糖尿病三個月以來,血糖控制得非常好,但隱隱腹痛始終沒有解決。
他念著那家貴族L健診中心已繳了全套的錢,但後半套檢查一直沒做,上周二約了時間,把後半套做完,包含無痛的胃鏡及大腸鏡檢查。
內視鏡檢查果然是照妖鏡,當天L院醫生便告訴外子,檢查結果,應患有第二期乙狀結腸癌(大腸癌的一種,位於直腸以上的大腸轉彎處),宜儘快住院開刀。
因外子信任U院,L中心的副院長便轉診U院的消化科主任開刀,因聯繫得宜,外子立刻看了該主任的門診,決定上周四住院,本周一開刀。
我上網查詢U院主任口碑,確是名醫,病患口碑也不錯,但總覺得所有的流程過於快速、順利,反而讓我有點「墨非」起來(墨非定律是,直覺得有問題的地方,肯定有問題)。
我決定去麻煩朋友。
八年前,我因故到T院求診,因有共同的興趣(喜玩3C產品),而與T院P醫生投緣,承蒙不棄,這位大名醫將我視為忘年交,找我去參加過幾次餐敘。
平日無事,偶傳簡訊相互問候,但因對方實在有太多病患需要照顧,非不得已,我極少主動去電叨擾。
P醫雖是消化系專家,卻非專攻大腸,按理不應找他求診,但把大腸視為消化系統一部分,也不能說不正確,重要的是,我相信若需轉診,至少他絕對會給我值得信賴的建議。
外子在T院沒有病歷,必須經過漫長的初診階段。
T院名醫的初診病患,照例都由資淺的醫生先問診,製作詳細的基本病歷,再交由主治醫生看診。
問診是位年輕的女醫生(很後悔忘了注意她的大名,後問),問我們為何來看P醫,身體有什麼問題?
我們大致描述因糖尿病在U院治療及腹痛症狀,接著把L院的檢查報告遞給她。
女醫生先逐項摘要報告內容,填進病歷,看到「腫瘤標記」時,她突然頓了一下。
「哇噢,你的癌症標記是正常人的十倍耶,幾乎可以確定有癌症,怎麼這幾個月來都沒做進一步的檢查?」
語畢,她突然感到自己過於嘴快似的,連聲抱歉,並接話說,U院一定是覺得血醣狀況太緊急,不得不先處理,後面一定會打算做其他檢查云云。
我和老公對看了一下,兩人眼神瞬間都垮了下來。
女醫師看到的是前半套報告,也就是兩三個月前,三家不同醫療單位,四位大醫生都看過的那份報告。
但是--沒有任一位醫生──提醒,這個標記所顯現的問題很嚴重!
此話出自一位資淺醫生,令人無言。
她的醫術及判讀,應不會高過U院、E院,以及L中心的醫師,她所優於前者諸位的,就是一項「細心」。
回過神後,我安慰女醫師,她沒說錯,因為老公真的有癌症,並請她翻閱到一疊報告的最後面,附有大腸鏡檢查的照片。
事後我曾問外子,當初在L中心時,醫生沒有提醒過這項指標的嚴重性嗎?(L中心解說報告當天,我不在現場)
外子回憶了一下,當場看報告時,對方確有說腫留標記指數偏高,要注意一下,但沒有詳細說明可能會發生的後果。事後幾次追蹤慰問電話,也不曾提及此事。
如果,三個月間,有任何一位看過這份健診報告的醫生,能確實警告,至少能搶到任何一個比現在都優先的治療時間!
今晚朋友來訪,談起此事,我重新翻閱L中心的報告,突然驚覺,我們帶去給醫生看的報告,都是黑白影本(包括女醫生看的那份),正本是彩色版,檢驗結果的任何異常值,都以紅字標示,如果我們帶去看診的報告是正本或彩色影本,或許有助於抓住醫者的注意力!
五、 住院醫生的品質,也是生死門
T院是大型教學醫院,大牌的名醫平常要教學、做研究、看門診,病患住院期間,每周挺多親自探視一至二次,其他照料,除了護理人員的辛勞,多數要仰賴基層住院醫師的判讀,他們發現有任何異常,會立刻上報。
早年我在T院開刀時,初次被排在某日清晨的第一床(第一順位開刀),住院醫師在開刀前夕,自做主張又幫我驗一次血,發現某項指數偏高,深夜致電主治大夫喊停。如果不是這位住院大夫機警,我可能在開刀房產生併發症,後果不堪設想。我因而多住院幾天養身體,十天後指數恢復正常才開刀,癒後非常好,沒有任何後遺症。
外子這周日住進T院,也發生類似的狀況。醫院按照P醫指示,安排一堆檢查,但各項檢查的先後順序,由該科住院大夫及總醫師的安排,而確實的檢查時間,仍得依各檢驗單位依流量排定後,再通知該科護理站。
本周一,外子先被安排下午大腸鏡,晚上做CT(電腦斷層掃描)。
剛做完大腸鏡,外子因檢查間的灌氣,檢查後腹部疼痛,十分不適。回到病房,住院醫生雖說明這是正常現象,休息一會兒,排排氣就好,但仍在半小時內進病房探視兩次,讓我這病患家屬,感覺受用。
說來也奇特,T院是我看到住院醫生群最充沛的醫療團體。這周經常進出T院,不論何時何地,經過該樓護理站,總有五六位住院大夫守在站內。外子有事或有問題想找住院醫生,總在10鐘內就能見到他的踪影(本周我們遭遇的,都是同一位S醫生,除了CT排程問題,S醫生的解說力、問診態度及耐心,真的都非常好)。
我們也住過其他不同的幾間醫院,從來沒見識過住院大夫的資源及配置如此豐沛者,這應也是教學醫院的先天優勢。
再說另一事。
本來周一晚上才做CT,但當天下午CT室臨時通知有空檔。
我們抵達CT檢驗室,護理人員在外子手上埋好軟針後,示意我們稍等,因為檢驗室的醫生還沒等到大腸鏡的檢驗的病歷,暫不能放行(兩項檢查間隔時間不到兩小時)。
過一會兒,一位檢驗室年輕的醫師來道歉,坦承尚未看到前項報告即安排CT檢查很不智,因為他們原先不知大腸內視鏡檢查,做了切片,切片勢必造成腸內小傷口,而CT檢查必須再度灌氣,惟恐因撐大腸壁造成切片傷口破裂,最好延後一至三天再做。
我們無奈的回到病房,S醫生帶著愧色又來解說一遍何以當天不能做CT的原因,隨後表示他已把之後的三四個檢查的排程又檢查一遍,保證不會再出現類似的問題。
雖說T院在醫檢整合流程上,還有進步空間,但每一關的資淺醫生都做了詳細的把關(如CT檢驗室的醫生),否則一個疏忽,即可能出大事。這是即使找名醫主診,都無法人格擔保安全的流程。
初診第一關的女醫,及內科住院大夫,都有可能因事先獲知我與P醫薄有交情,以至於對外子較上心(也可能都不知,因P醫不一定會特意透露),但CT的醫生,獲知此事的機率太低,但他仍用心把關,值得記一筆。
我們在T院,七天才能排四個檢查,因有些檢查為了病人安全因素,前後必須有一些休息時間。回想當初L中心轉診U院,當下即能決定兩天檢查後即開刀,不禁嚇出一身冷汗。
本周四,T院外科及內科醫生看檢驗報告及照片會診,確定外子的大腸癌已轉移到肝臟,進行大腸切除手術時,必須連同考慮肝臟問題。
P醫雖然沒有天天巡房,但幾次親自致電或透過助理轉達他的建議療程,目的是讓我們知道,他有密切注意病情發展。
我和外子,因性格外向樂觀投緣,面對難關,也一直開放面對,直到兩天前外科大夫直言:「不用再去想癌症第幾期了,有轉移現象,就算末期。」我終於有點激動,自醫院返家後,背著孩子,偷偷在房裡哭了一場。
雖然轉移到肝臟的腫瘤還很小,最大的一顆還不到兩公分,但已昭示,術後的療程,肯定是艱苦而漫長的抗戰。
我的祖母和母親,都在中年罹癌,也都在醫師斷言時日無多的情況下,祖母直至九十餘高齡才西歸,母親已七十,小病不斷,但精神尚好,自己還能經營小生意。
我周遭都是生命力旺盛的親友,相信未來我和外子也能持續坦然面對生活。
對了,還有一件幸運的事。
九年前,我在朋友建議下,為外子買了一份以防癌為主險的保單,每年才繳數千元。當年老公還曾笑我白花錢,為做保險的朋友搞業績,最近他反過來讚美老婆有先見之明。
粗估這次的住院及開刀費用,還有半年內療程,保單可理賠到三分之二的費用(以住單人房估算),不會造成家庭財務困擾。
每回看到描寫重要訊息的文章,都不直言確實地點,實在令人討厭,沒想到我自己寫各家醫院,也是東躲西閃,不願直呼院名。
各人機緣不同,每家醫院都有人感恩,也有人唾棄,以一己之經驗論定是非,難免流於扁狹。如有格友真的需要知道院名,我會在回應中,以鎖碼方式告知。
T院已安排下周為外子開刀手術,術後再視癒後進展,設計其他療程。目前我們最需要的是保持樂觀的心情。
篇首照片,是今年八月全家出遊宜蘭傳藝館時,我在一家小店,拍攝骨董粧枱,無意間竟變成自拍照。
當時,這一切才剛要發生而已。
人生總有不同的關卡要面對,難關當前,我就視作績效管理中,最常遇到的瓶頸反應。既知瓶頸何在,問題也就不那麼難了。
豁達開朗,向來是我和外子最大的性格財富,過去如此,未來肯定也能是助力。我以這張八月出遊的快樂心情為記,提點自己莫忘初衷。
聞說眾人的念力,可以形成巨大的磁場。我們自助,也期待大家的祝福。*